翻译及原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的翻译及原文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句话的翻译是:“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探索未知事物的决心和坚持,即使面临艰难险阻,如果没有适当的工具或帮助,也无法达成目标。
出处介绍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王安石通过记述自己游览褒禅山的经历,表达了对于治学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探险过程的叙述,引出了关于志向、能力、物质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哲学讨论。在这篇文章中,王安石提出了“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的观点,强调了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应该坚持到底,而不是轻易放弃。
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在于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达到目的所需的几个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安石通过这篇文章传达了自己的改革家思想和作风, 即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应当具备百折不回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态度。
总结
综上所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这一句话不仅是《游褒禅山记》中的名句,也是王安石文学作品中反映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表达。它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应该轻言放弃,而应该坚持不懈,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