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整句及内涵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诗广为流传,其整句为“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此句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作。

仓央嘉措作为一个宗教领袖,却深陷于情感与佛法的矛盾之中。他曾忧虑过多的情感会损害自己的修行,可是入山修行又怕与心爱的女子分别。这种纠结与挣扎,反映了人性中对于情感和信仰的艰难抉择。

诗句背后的情感挣扎

这句诗深刻地展现了仓央嘉措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在那个时代,宗教的戒律和世俗的情感似乎难以兼容。他一方面肩负着如来的使命和佛法的传承,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对心上人的眷恋和深情。这种无法两全的困境,让他发出了“世间安得双全法”的悲叹。

仓央嘉措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与他作为宗教领袖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情感真挚而热烈,使他的诗作具有独特的魅力。

诗句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诗不仅仅是仓央嘉措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它触动了无数人内心深处对于爱情与责任、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在文学领域,仓央嘉措的诗歌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使得他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引起共鸣。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句诗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各种两难选择时的普遍困惑和挣扎。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和满足情感需求之间,往往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寻找平衡。

总之,“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诗以其深刻的内涵、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一笔,不断启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点赞(0) 打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