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及简介
宋朝(960 年—1279 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北宋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他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还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真宗赵恒,景德元年(1004 年),契丹人所建之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于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较短,但也试图推行一些改革。
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辅佐下,推行了王安石变法,试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哲宗赵煦,亲政后,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
宋徽宗赵佶,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自创“瘦金体”,但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导致北宋的灭亡。
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 年),金人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南宋皇帝
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即位,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他在位期间,重用秦桧等奸臣,杀害岳飞等抗金将领,向金求和。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宋光宗赵惇,在位期间,昏庸无能,皇后李氏擅权,导致朝政混乱。
宋宁宗赵扩,在位期间,政治上较为平庸,被权臣韩侂胄和史弥远操纵。
宋理宗赵昀,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后期沉湎于声色犬马,朝政落入权相史弥远之手。
宋度宗赵禥,智力低下,荒淫无道,朝政完全被贾似道掌控。
宋恭帝赵显,在位期间,南宋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宋端宗赵昰,景炎三年(1278 年)在碙洲荒岛上去世。
宋怀宗赵昺,祥兴二年(1279 年),宋军与元军在崖山展开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至此灭亡。
宋朝的皇帝们在不同的时期,对国家的发展和命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有的致力于统一和改革,有的则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灭亡。宋朝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了兴衰荣辱的篇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